在华尔街,有一个群体,低调而神秘,勤奋但又显另类,浑身尖刺,攻守兼得,用代码统治着金融市场,他们就是对冲基金的经理们。
他们最早在六十年前就诞生了,经历了像凤凰涅槃一样的1987年股灾,尽管遭受到了毁灭性的创伤,但有幸艰难存活下来的那帮经理人,在接下来的网络科技股泡沫破灭以及熊市当中,却获得了丰厚的利润回报。这种令人难以置信的故事,如今也发生在中国A股市场。
在中国,和衍生品市场一样,他们才刚刚起步,但在A股2015年6月中旬到7月上旬的这波股灾中,他们锋芒毕露。
用确定性战胜不确定性
电话的另一端,陈曦还在海边跑步。谈起发生在半个月前的A股股灾,陈曦仍然历历在目。陈曦在一家2013年才成立的对冲基金任职投资总监,这家名为凯纳资本的对冲基金管理着十余亿元资金,在业内算是中等规模。
“计算机会去监控行情,我们研发只需要根据情况写代码,不断地升级程序来适应市场的变化。”陈曦说,那些天,自己忙着跑各种业务,几乎没有时间看行情软件,不过微信朋友圈几乎“直播”了这场股灾。
陈曦是计算机专业出身,但在证券业也有十余年从业经历。据他介绍,公司管理的产品主要有三种策略,固定收益较低的套利策略,量化CTA策略,以及alpha(阿尔法)量化对冲策略。
量化投资并不难理解,它区别于定性投资,定性投资依靠经验和感觉去判断市场进行投资,而量化投资则靠的是模型。这种区别,犹如中医、西医之间的区别,中医判断靠望、闻、问、切,而西医靠医学仪器来下结论。
按照陈曦的解释,量化CTA策略是投向期货市场,通过计算机算法、编程来改造投资行为。CTA策略并不是新出现的策略,其在全球有40年的历史,有10%的资金量配置在CTA策略产品中,自2008年起,全球CTA策略中程序化系统策略的管理资产占比超过80%以上。
被称为“抗跌神器”的阿尔法量化对冲策略,它们天生酷爱剧烈波动,不论牛市、熊市、震荡市,波动是它们获取利润的唯一来源。这种策略,其投资游弋于股票和期货两个市场之间。陈曦说:“我们的阿尔法量化对冲产品,波动越大收益越大,在熊市、震荡市中,策略更显出优势。”
据统计,2015年上半年,凯纳资本旗下各策略产品表现出色,“凯纳进取2号”以51.54%收益名列管理期货基金前茅。
“量化对冲产品最大的特点就是业绩很稳定,不论行情是涨和跌,都能稳稳获利。”陈曦说,公司的产品坚守量化投资的原则,坚持以风险控制为第一位的投资理念,通过量化、对冲、分散这三个方法把股市的系统性风险对冲掉。
按照其个人的说法,由于控制了风险,今年上半的股市波动率是处于历史高位中,这种波动率是非常适合量化策略表现的。所以业内普遍享受到了这波牛市的高波动率,又很好的对冲规避了6月份开始的暴跌。
“一家CTA基金起码要有多年连续业绩,比如5年以上,还要具备核心的投资理念和研究能力(如量化研究),同时这些理念和能力还应该是可持续的,使得在将来变化的市场环境中能够持续保持优势。”田野如是说。
林成栋也认为,评价一家CTA基金好坏,不仅需要看其团队研究能力,更要看其业绩的持续性,同时还要看其整体规模。 “没有经过规模冲击和考验的CTA基金的亮丽业绩都需要观察,这个过程是漫长和痛苦的,也是一个真正的优秀CTA基金成长的必经之路。” 林成栋说。
京ICP备14051993号-1 Copyright © 2013 www.shengtanghengtai.com Inc. All Rights Reserved. 技术支持:微梦科技
工信部查询网站:http://www.b